![本文作者:交换机 本文作者:交换机](http://www.jilinshuidian.com/zb_users/avatar/0.png)
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
![](/zb_users/cache/tupian/1.gif)
![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http://www.jilinshuidian.com/zb_users/upload/2024/01/202401121705039587539682.png)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征?
1.源于自然,胜于自然。中国的园林常常利用自然的名山大川作为原型来建造,同时加以提炼,通常以艺术和自然风景为主题,以山水地貌作为构景要素,配以树木植被作装点而成。
2.做到自然美和建筑美的统一。中国园林在处理建筑和自然景观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园林中总要把小山、流水、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突出和谐、互补的一面,避免相互对立、排斥的一面,使建筑美和自然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中国的园林创作,常常蕴含着古人的诗文、画作中的一些境界,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让整个规划设计都有着文学艺术的结构,使得园林作品从总体到局部,都有着浓郁的诗话情趣。
4.步移景异“移”和“景”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艺术的创造力,景观设计师在园林中享受着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并以此来唤起参观者的喝彩。
1、依山傍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兰菊、荷、玫瑰、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
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布。在园中有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
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水徘,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亭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只有血脉。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
3、造景含蓄,那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
扩展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智慧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智慧如下: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讲究?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讲究?
答: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历史源远流长,追溯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已经超过了常人理解的范畴,就现在人们还眼见为实的,现在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亲自可以体验的古典园林有江南苏州“掘政圆”、“留圆”、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有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南方的私家园林和百方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讲究小巧玲珑,短小精悍,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独具慧眼;***园林讲究宏伟气派,唯我独尊,独占鳌头,独断专行。
古典园林的共同特点,在选择建筑地址时都是风水先生进行反复测量,古代的风水先生一点不比现在的地址专家逊色,有的依山傍水,无山也是风水宝地,无石也要千里迢迢搬运一些怪石嶙峋来堆积如山。古代园林必须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有长亭,有看家护院的围墙及进出门。
***园林由于银子多,举全国之力,建筑风格与雕刻工匠数不胜数,故它的规模形式都尽善尽美;它浓缩和反映的是这些帝王将相执政时期的丰功伟绩。
上几张图片均为苏州掘政圆图片。掘政圆始建于明代正德年初,占地面积78亩,如今几百年一直被历代***保护的完整无缺,成为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题,山水萦绕,花木点缀恰到好处,无不彰显江南园林甲天下。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
知足常乐于上海2019.7.6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欣赏古典园林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linshuidian.com/post/87087.html发布于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