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园治及其特点?
简介
《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它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共全书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作者:计成;字无杏,号否道人,明代杰出的造园艺术家,生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自幼倾心艺术,擅长书画,游历了天南海北的名山大川,丰富了创作思想,并立志开创立体的山水艺术。天启三年(1623年),计成到武进为罢官文人吴玄造园,将传统的山水画记,综合了文论、诗论及地方民俗、历史文学、园学工程技术熔铸一炉,营造了一处精巧的人间仙境,名为“东第园”,从此名声大振,并先后设计建造了常州的“东帝园”,扬州的“影园”,仪征“寤园”,后经安徽太平府又鞍山名士曹无甫提议用文字图样把造园的方法记述下来,以传后世。1631年开始写作一本取名《园牧》后改《园冶》的专著三卷,该书不但影响我国,而且东渡传播到日本及西欧,成为造园学的经典著作。
《园冶》,又名《夺天工》。刊行于明崇祯七年(1634)。《园冶》并不是从理论视角来写作的。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课本。
园治是一种由日本提出的地方自治模式,以社区为基础,注重民主参与和社会合作,强调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其特点包括:强调基层自治,重视社会参与,注重协商和合作,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园治模式在日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了地方发展治理的新模式。
园治是一种以景观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理念,其特点在于将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注重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园治的设计思想包括将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公园、花园等景观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同样重视城市交通、建筑、环境等方面,使城市各个层面都具有协调、美观的特点。
园治不仅注重城市建设的实用性,更重视城市形象和品质的提升,为人们创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
苏州的四大园林及其起源?
苏州园林,在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的结晶。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代江南园林造园手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linshuidian.com/post/84194.html发布于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