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苑囿,***园林苑囿布局位置演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皇家园林苑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皇家园林苑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苑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殷商末年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古代苑囿,可以追溯到 3000多年前的殷商末年苑囿,汉语词汇,指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专属领地。“苑囿”一词常见于古籍中。
中文名 苑囿
拼音 yuàn yòu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坛***园林介绍?
***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气派。 园林作为***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园林。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北京的***园林和苏州的私家园林有什么异同?
应该说,中国的***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兴起都有悠久的历史。而***园林的代表在北京,私家园林的代表在苏州。两者有什么样的异同呢?
园林艺术的繁盛我国造园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三代时期已有供帝王***之苑囿。秦汉以后,除了建造宫室之外,朝廷也会修建兼及注意供游赏的宫廷园林。唐宋之御苑当以宋徽宗营建之延福宫及寿山艮岳最为宏伟。
而私人园林于六朝唐宋亦有很大发展。古代园林建造大多与享乐生活有密切关系,然而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以人工设计建造天然优美的景物,点缀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生活需要,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出现了繁盛的局面。***苑囿和私人园林的数量、规模都大大超越前代,特别在绘画、诗文影响下,在意境设计、气氛渲染上有着不少值得重视的创造。
明清两代***在建造宫殿同时,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不断地营建园林,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而达到***。***园林集中于首都北京,有附属于宫廷的御苑(如故宫御花园、乾隆花园及三海),也有建立在郊区风景胜地的离宫(如颐和园、圆明园等)。此外,在某些地区还建有行宫,其中承德之避暑山庄,尤具有巨大的规模。
而私家园林限于财力,大多会格局受限,更多的会***取因势利异,借助旧有的地形地貌,而不会做大多的人力整理。
大致来说,***园林胜在格局,大气稳重;而私家园林重在灵便,轻巧雅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园林苑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园林苑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linshuidian.com/post/51449.html发布于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