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古典园林,清末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末古典园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清末古典园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人觉得清朝皇帝喜欢造园林?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其实每个朝代都喜欢大兴土木,只是他们又各有各的喜好。比如,唐喜好宫殿,汉、明重皇陵,而清朝除了必不可少的皇陵修建,那就是园林建造了。
要说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造园林,这和他们一开始是辽东的游牧民族女真有关系。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定都盛京后,几乎照搬了明朝的所有东西,也包括建筑形式。
后来大清入关后,定都北京,更是被中原文化的繁荣所震惊,于是本能的自卑和强烈的占有欲望***着那群刚进大观园的的***们,又因为那群八旗子弟都怕热,见过江南苏杭的园林后,就想着把那种园林和乘凉避暑结合在一起。
于是,承德避暑山庄修建起来了,大清皇帝都非常喜欢承德避暑山庄,几乎每年都有几个月在那里,可这对于朝廷就不方便了,毕竟六部九卿都在北京城,皇帝处理事务起来不是很方便。
于是大清皇帝们就想着怎么把园林建在北京城。这就有了后来的圆明园,颐和园等等,经过大清十几代皇帝的修建,终于让北京园林比苏杭园林更出色,知名度更高了。
只是可惜,北京的主要皇家园林几乎都毁于一旦。
清朝皇帝是从东北南下的,刚开始适应不了北京的气候,由其是到了夏天天气严热,再加上故宫的颜色会使人感觉更热。因此他们经常去承德避暑,长时间下来觉得麻烦了,就在北京附近建园林,康熙一朝皇子众多因此建的园林也就多,后来雍正皇帝不断扩建自己的园明园,乾隆爱好江南风格园明园也就有了江南风***,规模也就比原来大了几十倍不止,此后皇帝基本上就住在园明园,只是在重大节日才回故宫处理,后来园明园被毁,清朝皇帝不得不去承德避暑,同治皇帝想修复但财政不足,只得修复旁边的园林,总体上给人感觉清朝皇帝爱建园,但他们的初衷是为了避暑后来才产生文化上的认同。
园林起源,现在很多的考古发现都证实是 从苏州一带兴起的,明朝的文献也记载当时修建北京城宫殿的工匠大多来自苏州扬州一带,可以说至少在明朝时就有专门的匠人研究并传承这门手艺。为什么皇室会觉得民间匠人手艺好并请进宫廷给***修造供电和园林呢?
这就要从经济方面说起,当时苏州扬州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大批的丝绸、食盐、茶叶等商品在这里交易并运往全国,造就了一大批的富商。因为古代一直都实行士农工商的政治等级制度,商人的政治地位 比官员、 士人集团、农民、工匠都要低的,有钱又没地位,不能当官,怎么摆谱呢? 渐渐的在商人群体中形成了攀比衣着首饰华贵、宅院大小、厨子下人数量的风气,现在的苏州4大园林一个建于宋代一个元代,两个最大最豪华的都是明代,还有很多保留下来的小一些的园子,都是明清时候财主、官员的故居
清朝初年***是不修园林的,在康熙四十二年才开始修建避暑山庄,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之后国家有钱了嘛,康熙爷也是城会玩;到乾隆更会玩,根据北京西郊山石湖泊修建了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一直到光绪年间才合并成颐和园。
***修建园林除了避暑、游玩、给太后祝寿表孝心等目的,也有政治方面的,康熙爷是出了名的文治武功了得,乾隆爷更是号称“文治武功十全”,园林修建的规模当然要比他爷爷大好几倍,后世皇帝也学到了要领,修园林可以流传百世,死后也可以被后人称赞,所以每一任皇帝都要以给太后祝寿、赏玩的名义建一些,这些“孝心”和政绩的目的。
东周时期的著名园林?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各个早期的园林雏形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台与囿结合、以台为中心构成贵族园林;台、宫、苑、囿等称谓相互混用,但均为贵族园林。其中的观赏对象,从早先的动物扩展到植物,甚至宫室和周围的天然山水都都作为成景要素。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贵族园林有: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而这两个台代表着上代囿与台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为过渡到生成期后期的秦汉宫苑的先型
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有哪些?急?
我来补充一下明朝的***园林
明代行宫御苑:上林苑、南苑、钓台、功德寺
明代无离宫御苑建设:主要是由于政局不稳,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蒙古部落一直对北京具有军事威胁)
以上内容精简于《中国古典园林史》
具体可参考书中
第六章第三节元、明的***园林
以上内容转自知乎。
元明时期的园林:
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
清代的园林: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园林。
明清***园林以规模宏大、园址选择自由、建筑富丽、皇权象征寓意、吸取园林精华、构架山水、移天缩地、模拟仙境、诗情画意、形式独特、造园手法高超而著称。
但是,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除了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之外,***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园林。
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有哪些?急?
我来补充一下明朝的***园林
明朝***园林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明代大内御苑:西苑、东苑、御花园、万岁山、兔园、慈宁宫花园
明代行宫御苑:上林苑、南苑、钓台、功德寺
明代无离宫御苑建设:主要是由于政局不稳,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蒙古部落一直对北京具有军事威胁)
以上内容精简于《中国古典园林史》
具体可参考书中
第六章第三节元、明的***园林
以上内容转自知乎。
明清***园林以规模宏大、园址选择自由、建筑富丽、皇权象征寓意、吸取园林精华、构架山水、移天缩地、模拟仙境、诗情画意、形式独特、造园手法高超而著称。
但是,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除了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之外,***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园林。
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元明时期的园林:
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
清代的园林:
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风格及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灵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和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五个时期:
1、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
4、成熟期:相当于两宋至清初时期。
5、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受古代哲学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具体可概括为: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强调感性和主观写意。
2、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这是判断人工造园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末古典园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末古典园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linshuidian.com/post/25080.html发布于 2024-04-17